中山华都胃肠医院王增阳医生指出,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出现酸性物质,它与十二指肠内容物经胃、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出现苦味物质,统称为反流。当你吃比较酸的食物时,如梅子、醋等,就会更加刺激胃酸的分泌,这时胃酸便会渗透到已经破损的胃粘膜(溃疡),从而刺激胃肠而发生疼痛。
【消化疾病引发的胃反酸】
A、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粘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
B、胃溃疡:胃溃疡可致嗳气、反酸、胸骨后烧灼感、流涎、恶心、呕吐、便秘等可单独或伴疼痛出现。反酸及胸骨后烧灼感是由于贲门松弛,流涎(泛清水)是迷走神经兴奋增高的表现。
【胃反酸的危害】
A、烧心(常在进餐后、弯腰、平卧时发生,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巧克力、咖啡、酒后,在胸骨后、或自上腹部到咽喉部,甚至向背部放射,烧心在饮水、进食、服用止酸剂后缓解);
B、食管痛(胸骨后紧缩样、刀割样疼痛,常可向腹背颈部及臂部放射);
C、吞咽痛(吞咽较热食物、酒或柠檬类饮料时感到胸骨后烧灼样疼痛);
D、吞咽困难(长期反酸可在进食时有胸骨后梗阻感);
E、呼吸道症状(反酸损伤咽喉部或吸入肺部后,可出现间歇性声嘶、咽痛、慢性咳嗽、哮喘、婴幼儿吸入性肺炎等)。
【小贴士】反酸与呕吐的区别
反酸与呕吐的区别是,前者没有恶心和干呕的伴随症状。反酸与反刍的区别是,后者不自主地将摄入的固体食物反流到口腔并随后进行再咀嚼或再吞咽(通常发生在进餐后的半小时内,见于匆忙进食大量食物的健康人或严重的精神疾患病人)。